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红色记忆 探访中共南阳第一党支部

    信息发布者:吴山点点愁
    2016-11-11 22:45:33   转载

    透过历史的烽烟,你看,从凋敝的村落里走出来两位男子汉,是他们,在南阳盆地建立起中共南阳支部,秘密发展党员,唤醒沉睡百姓。这个村庄就是今天的黄台岗镇刘宋营村,这两位男子汉的大名在南阳党史的显著位置上总是那么醒目:刘友三、杨士颖。他们的播火往事在风起云涌的中国革命浪潮中,只是小小的浪花,短短的片断,却丝毫不能改变其存在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南阳盆地建立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这里是红色热土  中共南阳第一支部诞生于此

                                          日前,记者到位于宛城区黄台岗镇刘宋营村的中共南阳第一党支部旧址探访。循着记载南阳党史光辉历程的几百米红色文化长廊,走进修缮一新的院落,大门上“中共南阳第一支部旧址”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院内汉砖灰瓦的建筑见证着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今年以来,已有6000余名党员干部,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举行新党员宣誓、接受党史教育和宗旨教育。

                                           踏上这片红色热土,我们来到了烈士刘福僧女儿的家中,今年88岁的老人刘奎中如今居住在黄台岗镇大夫庄村,一家三代生活在一个单独小院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说起自己的父亲,老人显得很自豪,她说“母亲怀我两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外出打仗了,直到解放后我们才知道他牺牲的消息,现在家里面还保存有父亲的烈士证,上面还印有毛主席的亲笔题词“永垂不朽”。父亲牺牲时年仅22岁,但却被称为‘南阳革命的先驱’,他组织打响了宛属大地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在南阳组织成立了第一支红军队伍。他的生命虽短暂,却活出了意义和价值,我从心底里敬重他,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刘宋营村支书、村主任刘洪博告诉记者,受南阳第一党支部的影响,刘宋营村1362名村民从骨子里有着一股先进性,村民们的整体素质都比较高,该村已经连续15年没有发生过群体性上访和刑事案件,村民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还有不少在外创业的农民反哺村子,帮着村两委把村里的基础工作做实,硬化地面,整修第一党支部遗址,改善村容村貌。

      有着50年党龄的村民李进发自豪地说,自己在学校教书的时候就经常给学生们讲第一党支部的事情,让学生们也有一种“南阳第一党支部在俺村,俺自豪!”的感觉。85年入党的裴三德说,“2013年为了给新建的村小学让位置,村支书刘洪博把自己家的房子拆了二间,南阳第一党支部在俺村的影响可深了,培育了几代人。”

      黄台岗镇党委书记曾宪伟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是守着一笔精神财富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在干事创业,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光荣传统,都要牢记为民办实事的宗旨。”


                                     

      黄台岗镇刘宋营村,是中国共产党南阳地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的地方。1926年5月,上海、开封党组织派回南阳的中共党员刘友三、杨士颖等在此成立了南阳地区第一个支部——中共南阳支部委员会,并发展了南阳地区本地第一名共产党员刘实中。该支部通过创办平民学校、农民夜校,宣传发动群众,组建农民武装,在南阳播下了革命火种。1993年4月,中共南阳县委、县政府在中共南阳支部旧址黄台岗镇刘宋营村竖立纪念碑,让人们永远铭记中国共产党在南阳地区成立首个党支部的历史功绩。 经宛城区委、区委组织部批准,黄台岗镇党委投资60万元,新建了刘宋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并加大对南阳地区第一党支部的修缮和保护,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修建党史文化长廊,把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文化基地进行研究、挖掘、整理、提炼、整合,展现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使革命遗址在维护和保护中得到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保护。目前,该地已成为宛城区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受欢迎的现场教学点,在党的建设的新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